(圖片轉載自網路)


 



佛子行三十七頌  全文噶千仁波切講授  張福成翻譯
 


南無羅格秀惹亞!


 


誰見諸法無來去,唯一勤行利眾生;殊勝師及觀自在,三門恭敬恒頂禮。


利樂之源諸圓覺,從修正法而出生;彼亦依賴知其行,是故當說佛子行。


01. 獲得暇滿大舟時,自他為渡輪迥海;晝夜恒時不懶散,聞思修是佛子行。
02.
親方貪心如水蕩,怨方瞋心似火燃;取捨皆忘癡黑暗,拋棄故鄉佛子行。
03
捨惡境故漸減惑,無懶散故善自增;心澄於法起正見,依靜處為佛子行。
04.
常伴親友各自散,勤聚財物遺為跡;識者捨棄身客房,捨此世為佛子行。
05.
交近彼而三毒增,且令聞思修退轉;能使慈悲滅盡者,遠惡友為佛子行。
06.
依止何者罪過滅,功德增如上弦月;勝善知識及自身,愛彼勝己佛子行。
07.
自亦束縛輪迴故,世間神祇能救誰;由此依止不欺者,皈依三寶佛子行。
08.
諸極難忍惡趣苦,能仁說為惡業果;是故縱遇命難時,終不造罪佛子行。
09.
三界樂如草頭露,一瞬剎那毀滅法;恒時不變解脫果,追求其為佛子行。
10.
無始以來慈我者,諸母若苦我何樂;是故為渡諸有情,發菩提心佛子行。
11.
諸苦源于欲自樂,諸佛利他心所生;由此自樂與他苦,如實交換佛子行。
12.
誰以大欲劫我財,一切奪取或令奪;己身受用三世善,仍迴向彼佛子行。
13.
吾雖無有少過咎,他人竟來斷我頭;以悲心故彼諸罪,自身代受佛子行。
14.
何者於吾生誹謗,雖廣宣揚遍三千;仍復吾以慈心故,讚彼德是佛子行。
15.
何者於眾集會中,揭吾隱私惡言向;於彼還生益友想,恭敬其是佛子行。
16.
吾以如子護養人,彼若視我如怨仇;猶如母憐重病兒,倍悲憫是佛子行。
17.
與吾同等或下劣,雖懷傲慢屢欺淩;吾仍敬彼如上師,恒頂戴為佛子行。
18.
恒受貧苦為人欺,復遭重病及魔侵;眾生諸苦己代受,無怯弱是佛子行。
19.
美名四揚眾人敬,財物量等多聞天;然視世妙無實義,離憍慢是佛子行。
20.
倘若未伏內瞋敵,外敵雖伏旋增盛;故應速興慈悲軍,降伏自心佛子行。
21.
一切妙欲如鹹水,任己受用渴轉增;於諸能生貪著物,頓捨卻是佛子行。
22.
諸所顯現唯自心,心性本離戲論邊;知已當於二取相,不作意是佛子行。
23.
會遇悅意之境時,應觀猶如夏時虹;雖現美妙然無實,捨貪著是佛子行。
24.
諸苦如夢中喪子,妄執實有極憂惱;是故會遇違緣時,視為幻象佛子行。
25.
欲證菩提身尚捨,何況一切身外物;不望回報與異熟,佈施即是佛子行。
26.
無戒自利尚不成,欲行利他成笑柄;是故無世間希求,守護戒是佛子行。
27.
欲享福善之佛子,一切損害如寶藏;於諸眾生無怨心,修忍辱是佛子行。
28.
唯求自利小乘士,見勤猶如救頭燃;為利眾生功德源,發起精進佛子行。
29.
已知具寂之勝觀,能盡摧滅諸煩惱;違離無色界四處,修禪定是佛子行。
30.
若無智慧以五度,不得圓滿菩提果;故具方便離三輪,修智慧是佛子行。
31.
若不細察己過失,以行者貌行非法;是故恒察己過失,斷除其是佛子行。
32.
因惑說餘佛子過,令自違犯且退轉;已入大乘行者過,莫議論是佛子行。
33.
貪圖利敬互爭執,令聞思修業退轉;故於親友施主家,離貪著是佛子行。
34.
粗言惡語惱人心,復傷佛子之行儀;故於他人所不悅,斷惡言是佛子行。
35.
煩惱串習則難治,士執念知對治劍;貪等煩惱初萌時,即剷除是佛子行。
36.
總之何處行何事,應觀自心何相狀;恒具正念與正知,成辨利他佛子行。
37.
如是勤修所生善,為除無邊眾生苦;悉以三輪清淨慧,迴向菩提佛子行。


追隨經續論典義,及諸聖賢之教授;為利欲學佛子道,撰此佛子行卅七。


吾慧淺薄少學故,文劣難令智者喜;然依經典教言故,佛子行頌應無謬。


然諸宏闊佛子行,智淺如我難測故;違理無關等過失,祈請諸聖賢寬恕。


吾以此善願眾生,依勝二諦菩提心;不住有寂之邊際,等同怙主觀世音!


為利益自他故宣說教理之出家人無著,寫于水銀寶窟。
願以此功德,迴向一切眾生皆能生起慈心悲心菩提心,廣度有情,同證菩提。



 
 
正文講釋

 


   我們每天至少要念一遍這個頌文,因為經常念誦之故,所以能將此一頌文牢記於心。因為牢記於心之故,當我們遇到痛苦逆境之時,就能馬上將頌文的意思想一想。為了希望大家都能每日念誦的緣故,所以我將他做成一部小書便於大家方便去念。


  佛子行講解的方式有二;一是善巧者實修的方式,這種方式已經有各種論著流傳,我今天採用的是一般凡夫的實修方式,這種方式主要是抓住總體大綱,在心中思維箸來進行。至於善巧者的實修方式內容很廣大,而且很細密,這種方式我既不能夠瞭解,也不能向大家講授,因為我既不是大學者,時間也不夠用。


  今天所要教導的是配合自己實修的經驗,純粹從自己內心中流露出來的感受,來向大家講解。
 
南無羅格秀惹亞


 


  首先是第一個句子「南無羅格秀惹亞」。當我們念誦這個句子之時,要一面念誦一面思維其意義。這句話的意義是「頂禮觀世音菩薩」從外表看來,觀世音菩薩是各式各樣的本尊形象。就他的意義言,指的就是內道佛教的菩提心。所以我們眼睛要看的不只是觀世音菩薩外在的形象,更要看到菩薩內在的菩提心,假如缺乏這個內在的菩提心,那麼外表的形是沒有意義的。
 
  觀世音菩薩就是一切諸佛的心,所謂一切諸佛的心,指的就是對六道一切眾生的大悲心。在三界之中,存在著諸佛與眾生,佛是不會真正趨入六道的,但是眾生卻是是在六道之中的每一條道路上,他們走在人道、天道、修羅道、地獄、惡鬼道、畜生道。如果造作惡業就走在下三道中,若是造作善業就走在上三道中,眾生就是在這其中來來去去。
 
誰見諸法無來去,唯一勤行利眾生;殊勝師及觀自在,三門恭敬恒頂禮。



 
  但是諸佛為什麼沒有真正的在六道之中呢?因為他們是無來無去的,他們如同虛空一般的並未安住於來去之中。是誰瞭解這一點呢?觀世音菩薩瞭解這一點。故頌文中說「誰見諸法無來去,唯一勤行利眾生」。


  觀世音菩薩看見了諸法本無來去的真貌,但他還要繼續的去利益眾生,跟我們在一起,而我們是在六道之中來去,為了使我們能了知不要墮入六道輪迴的方法,觀世音菩薩化現了無量的化身來教化我們。


  殊勝的上師和觀世音菩薩是完全相同的,他也是如此精進的在利益我們。由於上師心中具有大悲心,所以他也是恒常的在利益一切眾生,當一個人具有大悲心時,不一定要有很多頭,很多手,很多腳,具有悲心之時他就是觀世音菩薩。我們所看到的觀世音菩薩可以說是一個假像,他所代表的就是大悲心。因此之故,誰的心中具有悲心,誰就是觀世音菩薩,大家就應該對他產生恭敬和信心。上師及善知識因為具足大悲心的緣故而恒常利益眾生,所以和觀世音菩薩是沒有差別的,既是如此,我們就應當恒常的以三門來恭敬的向他們頂禮。


  身的恭敬是做禮拜,語的恭敬是常念誦讚頌文,意的恭敬是瞭解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功德,經常與我的心不離,這就是以身語意三門恒常做頂禮。



利樂之源諸圓覺,從修正法而出生;彼亦依賴知其行,是故當說佛子行。



 
  能夠講述開啟利益一切眾生的道路者,就是一切諸佛,是故說一切眾生利樂的泉源是從佛而來,而諸佛又是從何而來呢?諸佛最早時與我們一切眾生是完全相同的,但他們經由修習佛法之故,所以成就了佛果,因此說諸佛是「從修正法而出生」。
 
  學習佛法時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實修的方式,實修的方式有各種念誦,觀想,咒語,然而這一切實修的根本是什麼呢?就是菩提心。念誦有菩提心的念誦,觀想有菩提心的觀想,日常生活亦有菩提心的行持,所以說菩提心是一切諸佛的命脈,菩提心的實現即是佛果。
 
  是故要成佛必要實修,而實修之前要知道修法的方式,如果不知道修法的方式,因為修法而墮入地獄道的,這也是在所多聞,所以知道修法的方式是極重要的。因此頌文中說「彼亦依賴知其行,是故當說佛子行」。
 
  「利樂之源」的利樂指的是暫時的和恒久的安樂,這兩種安樂是真實的從佛而來,念完這個句子之後,大家要好好想一想。這個世界上有人喜歡佛法,也有人討厭佛法,學習佛法者有很多人遭遇到痛苦,而反對佛法者當中有很多人得到財富與快樂,總之不論任何人都是苦樂相半,因此很多人對這句話產生很大的疑惑,認為知道佛法之後,並沒有解決一切的痛苦,知道與不知道佛法,並沒有特別的差別。
 
  實際的狀況是不是這樣子呢?不是的。因為我們這個身是一個結果,這個結果早在上輩子就準備好了,所以有一句話說「欲知前世因,但看今世身」現在的一切在我們的上輩子早就準備好了。我們現在所得到暫時的安樂有許多種,包括長壽、無病、財富等,甚至有非常好的朋友,這也是一種世俗的安樂,能夠得到這個殊勝的人身寶,自然就能得到許多安樂。
 
  不過我們應當思維一下,這些安樂是從何而來的?首先瞭解:因為佈施能夠累積廣大的財富;如果執持清淨的戒律會得到一個人身與莊嚴漂亮的外貌;如果忍辱做好了,會有很多好朋友,可以獲得無病、長壽的果報。這些都是指世間暫時的安樂。而禪定與智慧能讓我們得到究竟的安樂,以上這五個項目都要加上精進。精進無論在佛法或世俗的事情上都是不可或缺的。
        
這六項是佛陀所教導的六種如意寶樹,也就是我們要學習的道路。六度就好像樹木的分支花、果、樹葉、而智的基礎,就是它的樹根也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涵攝六度,如果缺少菩提心,六度就不會具足,如果有了菩提心就能具足這六度,故說菩提心是這六度的基礎。
 
  我們要瞭解一切世俗與究竟快樂的泉源都是從佛而出生的,但是也要瞭解我們在未來也會遭遇到各種苦與樂,佛陀早就說過了:輪迴之中都是苦樂相伴的,而善道比起惡道是有更多安樂。但是佛亦說「天人安樂如毒食」吃的時候很甜美,吃完之後就死掉了,其實三界中的安樂都是如此。所以我們在未來,無論是遇到快樂,或遇到痛苦,或是苦樂反復之時,心裏要想一想,徹底斷除痛苦的方法是什麼?要知道只有佛法才能達到這個結果。因此我們今天學習佛法,要思維暇滿人身難得,好好的努力精進修習正法,觀想菩提心趨入六度,使痛苦徹底斷除掉。我們在進入佛法之門以後,就應當努力的來實修,而實修必須從基礎做起,這個基礎是前行四法,所以第一個偈頌的內容就是思維人身暇滿難得。
  
第一個頌文
獲得暇滿大舟時,自他為渡輪迴海;晝夜恒時不懶散,聞思修是佛子行。



 
  首先要知道能夠獲得這個暇滿大舟,也就是人身寶並沒有那麼容易。但是我們看世界上的人有這麼多,怎麼會說人身難得呢?這個人身難得實際上應當與六道其他眾生的數量相比較,才能夠清楚的瞭解。若與六道眾生的類型與數量相比較,人的數量那真是少之又少。
 
  更進一步來說,如果僅是要成為人類的一員,也並不是那麼困難,一個人可能因為看到一尊佛像,在內心生起強烈的信心,只要這個信心沒有退轉,即有機會依此因緣得到人身。但是要得到暇滿條件就十分困難,在百人之中大概只有一,兩個人能獲得暇滿的條件,對這一點大家要好好瞭解。何謂八種有暇,何謂十種圓滿,這些都在前行教法之中講述過了,相信中心的弟子應當能夠瞭解才是。
 
  大家知道了這個暇滿人身實是極難得的,不過光知道仍然不夠,應當要經常在心中作思維觀想,才能夠產生真正的受益。大家想想看,在臺灣這麼多人之中,有多少人進入佛法之門呢?少之又少。這麼多佛門弟子中,有多少人會做正確的實修呢?少之又少。真實做實修者,才是真實具足這十八種暇滿條件的人,這種人真是太少了。所以現在能夠進入中心做實修的人,可以說是具足了十八種圓滿的人。至於那些無法做實修者,無論他們是貧賤,富貴卑微或具有權勢,無論是什麼背景,都不算是具足這些條件。
 
  我們要想想看:在大海中所有的細沙數目是如此的多,細沙的數目就猶如六道眾生的數目那麼多。而這些還只是有形象的眾生,沒有形象的眾生比這些細沙還要多的多。相較於此就可以知道暇滿的人身寶是極稀有的。當我們如此思維時,內心會強烈的感受到暇滿難得。由於感受到暇滿難得,才會想到應當要好好的利用這個寶貴的人身,不要使它浪費掉。
 
  這個人身寶就好像是一條船,能夠好好利用的人,用這艘船到大海中得珍珠寶貝,不會利用的人讓這艘船在大海中漫無目的的漂蕩,這一生也就過去了,輪迴的大海也是這種情形,會運用這艘船的人,可以取證到佛果;不會運用的人,只是在輪迴之中不斷的漂來漂去,也就是不斷的墮入輪迴之中。
 
  身體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所以平時要供養它食物衣服,生病的時候則要打針吃藥。但是我們也不要對身體過於重視,要瞭解身體就如同一個空空洞洞的房子一樣,我們為了達到今生,來世的目標,而將身體借來使用而已,它只是一種過程,我們借了這個身體來完成世俗的事情,也借它來讓我們得到下一世的利益,所以不要過度的重視這個身體。若是太過重視這個身體,必然會貪戀五妙欲的享樂,其後果就是墮入三惡道之中。
 
  所以最重要的是要好好運用這個有用的身體,如何來運用呢?譬如說做五體投地的大禮拜,做的時候雖然手也痛、腰也痛、背也痛,但這樣做卻對我們的修持產生幫助,也才能圓成自利利他的佛果。要不然照顧這個身體有什麼用處呢?這好比花費了很多錢買了一部車子,其目的是為了用它去做生意,可以賺到更多的錢,如果不是為了使用它,為什麼去買這部車子呢?所以我們既然已經借來了這個身體,就應當好好的應用它,管束它,將它用於修持之上。就如同應用車子可以為我們賺到很多錢,應用身體則可以為我們賺到善行,菩提心這些我們下輩子還可以用到的東西。
 
  因此當我們「獲得暇滿大舟時」,就要好好的利用這一艘船,要怎麼樣利用它呢?正如下一句所說「自他為渡輪迴海」要讓自已和其他的眾生一齊脫離輪迴的大海,由於所有眾生都曾經為我們的父母親,因此我們應當要恒常思維與他們一同解脫輪迴之苦。那麼要怎樣才能讓自他都能解脫輪迴之苦呢?就是要修慈心與悲心,要恒常的利益一切眾生很多人會這樣想:我日夜都忙於工作,根本沒有時間去利益眾生,也沒有時間去修法啊!其實真正的情況並不是如此,日夜都忙於工作者,他們修法的時間特別長。這個道理怎麼說呢?如果為某一個老閭工作,工作之後可以得到一筆錢財,而後再拿來照顧自己的兒女親眷。要知道無論是我們所照顧的子女親眷,或是我們為他工作的老闆,在過去生都曾經是我們的父母,當我們發心為利益他們之時,也就是具備了菩提心在做事,而我們因為工作的關係而獲得酬勞,也就是完成了自利的部份。因為當我們在做任何事情時,因為緣想菩提心而來利益眾生,這就是一種實修。這就是為什麼我說日夜都在工作的人,他們日夜都在實修的道理。
 
  下一個句子「聞思修是佛子行」。首先當從上師之處聽聞教法的開示,平常大家到中心來聽開示是一種聽聞,而在家中或開車時放觀音菩薩的咒語或聖救度母的咒語,這也是一種聽聞。聽到觀世音菩薩的咒語法音之時,要想一想,它的內在意義是什麼?它的內在意義就是慈心和悲心,由於眾生缺乏悲心,觀世音菩薩是賜給一切眾生悲心的給予者,這是我們應當有的思維。
 
  至於觀想時要想什麼呢?要觀想一切眾生都能夠離苦得樂,並且去除一切痛苦的因與痛苦的果,當我們這樣觀想之時就能夠產生慈悲心,經常的思維眾生的痛苦,以及思維能去除痛苦的方法只有慈心和悲心,能令眾生產生慈心和悲心是真正解除眾生痛苦的方法,這就是實修。
 
  實修之時不是去想自己的痛苦,而是去想到眾生的痛苦,如果想到眾生的痛苦,就可以知道自己的痛苦是微乎其微,而且希望眾生的痛苦能夠早日去除,覺得自己的痛苦不算什麼,如果一個人有這樣的想法,就是一種菩提心產生的徵兆。思維眾生的痛苦而經常淚水直下,這也是一種菩提心的徵兆。
 
  很多人經常問說如何觀修菩提心?觀修到底有沒有產生力量呢?這個只要自己衡量一下就可以瞭解,譬如說過去臺灣發生大地震時,若自已因為緣想她們的痛苦而淚水直下,並且希望受災戶能早日離苦得樂,這些都是菩提心產生的徵兆。
 
  因此,對於教法的開示及咒語的聲音要經常去聽聞,聽聞之後要去思維它的意義,而後要在心中經常觀想其內容,希望一切眾生都能離苦得樂等等,這就是聞思修三種方式觀修慈心和悲心實際上並不容易,為什麼緣故呢?因為有許多破壞它的力量。什麼力量破壞慈悲心呢?這就是下一個誦所講的:
 
第二個頌文
親方貪心如水蕩,怨方瞋心似火燃;取捨皆忘癡黑暗,拋棄故鄉佛子行。




 
  我們平常對自己的子女、父母、親眷自然的產生歡愛,這是一種慈愛之心,但是這種慈心並不會保持太久,因為這種慈愛之心很快就會轉變成一種貪戀。舉例而言,當我們的親友遭遇到別人傷害之時,對於傷害他們的人,我們很快就會忿怒異常,此時內心的慈悲馬上化成瞋恨。因此只要有貪戀之心就會有相對的瞋恨之心,所以這種對父母、子女、親眷的貪戀並非真正的慈悲心。因為貪戀隨時會改變成為瞋恨。
 
  如果有一個朋友,他經常的幫助我,但是有一天他做了傷害我的事,我能把過去他對我的幫助全部都忘記了,這就是貪戀心時常會轉化成瞋恨心的情況。
 
  當貪戀心或瞋恨心很強時,人就會陷入黑暗之中,這就像太陽被烏雲遮蓋住一樣。當對親人的貪愛之心過於強烈時,就會陷入愚癡之中,故對於我們關懷的物件,應當不要有太強的貪戀之心。其實這些人很多是我們的冤親債主,所以他們現在來保管我們的錢財,住我們的房子,使用我們的東西,這不就是我們的債主嗎?對於外在的仇敵,我們也不要太仇視,因為其中也有我們的子女,曾經是幫助過我們的人。因此無論是對於仇敵或親戚,都應當平等視之,一切都要出於慈愛之心來關懷照顧他們。
 
  若是不能做到這一點,自己就會陷於是非善惡,就會陷入愚癡之中,如果能夠具備平等舍,內心就會像太陽一樣,能夠遠離黑暗,因此不要落於貪瞋之中對大家來說是很重要的。那麼為什麼最後一句會說「拋棄故鄉佛子行」呢?因為在一個地方待久了,累積了一些仇敵而不斷的來傷害我們,以致內心的瞋恨一再的產生,還有一些我們喜愛的親友,內心的貪戀,同樣一再的產生。所以一切諸佛都是捨棄家鄉,四處遊方來作實修的。
 
  但是大家若只想捨棄家鄉來實修,這種念頭是沒有用的。因為若只想離開家鄉,但卻沒有斷除內心的貪瞋之念,實修是不會成功的。這就好像有人離開了合灣到美國去,但是在那邊卻同樣的有了仇敵而產生瞋恨,有了喜歡的人而產生貪戀,這樣是一點用處也沒有。因此對一個實修者而言,重要的不在是否離開家鄉,而是要斷除內心的貪戀與瞋恨之心。對於親眷仇敵都要有平等舍,如果對於家人的貪戀之心太強烈,死亡之時因為貪戀的緣故無法解脫,也無法到阿彌陀佛的淨土,會產生菩提心的退轉。因此雖然諸佛都是示現捨棄家鄉的修持,但是我在此告訴大家,這裏面真正的精神是舍離貪瞋之心,這一點每一個人都要瞭解。
 
  對於親人朋友的關懷之心這是每個人都有的,假若是這種關懷之心不能擴及一切眾生的話,就會變成貪戀之心,而這種關懷之心本身是無法持久的,當遇到逆境,障礙出現時,就會產生忿怒。譬如我們種下了樹木,它每天都會長出一點點,但是我們若是每天都把這一點砍掉的話,這棵樹還會長大嗎?這是不可能的事。
 
  同樣的道理,我們的慈悲心本來就只有這一點點,但是因為貪戀與瞋恨的緣故,常常去傷害它,慈悲心是無法成長的,譬如說不同家庭的兩個小孩互相吵,一方的家長就會認為對方的小孩子是壞蛋,因此想要去責罰他,但是如果想一想這個小孩子過去也是自己的父母親,現在他的行為雖然不好,我們還是希望能夠導正他,希望這兩個小孩子未來的行為都很端正良好,而不是想要去傷害對方家庭的小孩。有時候我們看到男女朋友吵架,也不要只去袒護自己認識的一方,應當希望雙方都能和好,希望每一個眾生都安好。因此我們雖然具有慈愛之心,但這個慈愛之心是否能逐漸擴充,自己反省一下就知道了。我們應當想辨法讓本有的慈心和悲心擴充出來,才不會陷於愚癡之中。
  
第三個頌文
捨惡境故漸減惑,無懶散故善自增;心澄於法起正見,依靜處為佛子行。



 
  第三個偈頌說要遠離惡境,所謂惡境,就是會讓我們的心生起貪戀或瞋恨的對境。但是實際上要遠離惡境是極為困難的,要避開讓自己生起貪戀和瞋恨的對境是很不容易的,因此要瞭解到主要的問題不在對境,而在我們的心。當瞋恨的對境在眼前生起,而我們的內心卻不產生瞋恨,這個時候是否有瞋恨的對境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我們要瞭解到瞋恨心才是我們主要的敵人,需要調伏的不是外在的對境,而是內在的瞋恨心。所以如何作到當瞋恨的對境產生之時,內心卻不為所動,才是大家應當立下誓言來努力實修的目標。
 
  當我們能夠這樣去實修之時煩惱會逐漸減少,煩惱逐漸減少時剛開始我們是不會察覺的,這就好像我手上這一本書這麼厚,每天看一頁,當然不可能在這一天就把書看完。但是如果我們不斷的看下去,到最後就會發現我們把這本書看完了。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每一天減少一個憤怒,日積月累之後終有一天會徹底斷除憤怒,而這個斷除憤怒的功夫,就是在每一天中累積而成的。
 
 
  「無懶散故善自增」是指因為不被煩惱所侵害,所以慈心和悲心等善行不斷的增加,這就好像這棵樹苗,沒有受到傷害,每天長一點點,將來就會成長為一棵大樹。當我們的慈心和悲心不受到煩惱的侵害,而且能想辦法使它增長增廣之後,我們就可以看到自心的本來面貌,這就是第三句「心澄於法起正見」此時我們就具有理智,當有了理智之後,對於善惡取捨就不會混淆不清,對於佛法的內容也會真實的相信。
 
  這些佛法的內容,從人身難得,死亡無常,業力因果一直到輪過患,都能夠明晰的顯現在心中,而且能夠真實的相信,這是因為善行增廣之後所達到的成效。此時對於眾生都是自己父母親相信不移,對三寶的信心也是真實不移,這是理智明晰之後所產生的正見,也就是對佛所開示的教法產生穩固的相信。
 
  要能夠做到這一點,要依於靜處才有辦法。所謂的靜處包含外的境處,也就是身靜處,就是要到鄉間偏僻之處來做閉關實修,就好像密勒日巴尊者到人煙罕至的岩洞去做閉關實修一樣。依於這種因緣可以讓內在的念頭逐漸的減少,當內在的念頭逐漸減少之時,就是心靜處。就一般大眾而言,缺乏這種尋求身靜處的機會,但是大家要對這一個道理能夠瞭解,同時也要知道,身靜處的行為是要達到心靜處的目的。因此要想辦法讓自己內心的念頭逐漸減少,完全沒有煩惱嘈雜,能夠自由自在而又不渙散,能夠安住於自性之中。如果能夠做到這樣,就跟在山上閉關完全一樣。


   當自己的念頭紛飛之時,要祈請上師觀自在菩薩,賜給我加持,去除我渙散的念頭,如此祈請之後,能夠讓心凝聚,這就與在山上閉關具有同樣的效果。如果住在深山裏面,但是心卻十分渙散,這樣的作法是毫無意義可言,因此這一條應該以心的寧靜與否,作為判定的標準。那麼應該要如何才能保持心的寧靜呢?平常大家都在工作,當工作越來越多時,有時不免會生氣。當生氣時就應該想到這就是自己的心思渙散,應當把憤怒的念頭去除掉,應當要以正念正知即刻的察覺自己在憤怒之中,瞭解到我們所憤怒的物件也是自己的父母親,我怎麼可以對自己的父母親生氣呢?要想到是不是自己沒有盡到責任?是不是自己有過失?所以不管對方是否對自己有傷害的行為,立刻想到我們平常說的沒有關係、沒有關係、不要緊、不要緊。心裏面如此的思維,不要去放縱自己的心思、也不要去傷害對方。
 
  如果能夠經常產生這樣的想法,那就是慈悲心逐漸增長的徵兆,自己的慈悲就不會失去。如果慈悲心不失去的話,心就經常能保持在理智之中,不會波濤洶湧。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的話,當對方說了什麼話或做了什麼行為,心裏就會產生猜疑,想著他是不是要來害我?他是不是會對我不利。心裏面這樣胡思亂想,就會破壞自己內心的寧靜,因此要能夠與上述行為相應,內心才能保持寧靜。
 
  前面所說是暇滿人身難得,接下來說死亡無常,按照前行法的順序應當是如此來說的。死亡無常要如何觀修呢?第四個偈頌說:
  
第四個頌文
長伴親友各自散,勤聚財物遺為跡;識者捨棄身客房,捨此世為佛子行。



 

  與自己經常相伴的男女朋友、家人親戚,會不會恒常在一起呢?不會的。自己努力所積聚的財產無論有多大,也不會永遠留在自己手中。不要說親友財富這些東西不能恒常擁有,自己的身體就好像一間旅館,靈魂就好像旅客一樣,隔天醒來,旅客就離開了旅館。難道旅客離開了旅館還會把它背在身上嗎?這是不可能的事啊!瞭解這種情形之後,就會知道,這些親友也不是我的;這些財富也不是我們的;就連身體這個旅館也都不是自己的,因此第四句才會說「捨此世為佛子行」。
 
  既然說「捨此世為佛子行」那大家就會想是不是房子不要了,子女也不要了,財產也不要,全部都丟掉了最好呢?如果有人這樣想,就會弄得自己舉步艱難,什麼事都做不了。剛才所說的是要在心裏面把這些東西丟棄掉,心裏不要掛念這個房子是我的,錢財是我的,子女是我的,身體是我的。要知道這些東西都是借來的,只是暫時與我相伴而已,如果對這些東西產生貪戀的話,過了一些時候死亡了,還是要與這些東西分開的。
 
  如果我們的心都不需要這些東西的話,那麼到底心需要什麼呢?真正我們心所需要的是菩提心、慈心、悲心,菩提心與慈心、悲心才是心所需要的,而且是可以帶走的東西。我們在此生及趨入下世之時,其正需要的朋友是阿彌陀佛。我們也需要真正的財富來供自己使用,這個財富就是菩提心。我們也需要一個真正的身體,男眾需要的身體是觀世音本尊,女眾要的身體是至尊度母,才是我們所需要的,才是自己的,才是可以帶走的。因此未來我們要離開這個世間時,可以帶走的身體男眾就是觀世音本尊,女眾就是至尊度母,可以帶走的財產就是菩提心與悲心,而可以與我們相伴的朋友就是阿彌陀佛這種情況就好像要到美國去,之前需要準備很多行李,有很多人來幫忙,因為提早做準備的緣故,到美國去就會很順利。同樣的為什麼說「棄捨此世為佛子行」呢?我們在此生之時,提早做了未來往生的打算,因此我們準備了觀世音,至尊度母做為自己的本尊,準備了菩提心及慈悲心做為自己的財富,還準備了阿彌陀佛在路上陪伴照顧我們,這樣子提早做了準備,以後要到極樂淨土,一切就會很順利。
 
  我們為了這輩子的生活,所以要上班去賺取錢財,同樣的道理,我們下輩子要靠什麼來生活呢?我們下輩子要用的錢財就是六字大明咒,就是阿彌陀佛聖號,就是至尊度母的咒語。所以現在大家若是能夠把前行法做滿十萬遍,每個咒語都念得非常多,難道這些咒語還會失去嗎?這些咒語就是我們下輩子要帶去的財產。我們要怎樣使用這些咒語呢?念誦咒語時要用咒語來供養三寶,也要用咒語來下施眾生。要怎樣用咒語來下施眾生?當我們念誦咒語之時,觀想地獄道的眾生受到咒語的加持就是其中一種方法,實際上可以用的方法非常多,這些錢財可以應用的方式也非常的廣泛。有很多人來向我說:我每天早上把某個咒語念滿一百遍,或什麼咒語念幾十遍,這種作法可不可以呢?我都是用前面的方式來回答大家。以下講第五個偈頌。
   
  (待續)

 



佛子行三十七頌釋義 噶千仁波切講述


頌文01~04http://tw.myblog.yahoo.com/cin-dy/article?mid=10568&prev=10570&l=f&fid=25


頌文05~10http://tw.myblog.yahoo.com/cin-dy/article?mid=10570&prev=10572&next=10568&l=f&fid=25


頌文11~19http://tw.myblog.yahoo.com/cin-dy/article?mid=10572&prev=10574&next=10570&l=f&fid=25


頌文20~26http://tw.myblog.yahoo.com/cin-dy/article?mid=10574&prev=10577&next=10572&l=f&fid=25


頌文27~37:http://tw.myblog.yahoo.com/cin-dy/article?mid=10577&next=10574&l=f&fid=2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i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