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生命,從停止戲虐生命開始
(關懷生命協會秘書長 釋傳法)
日前桃園縣觀音鄉某幼稚園為了讓小朋友留下一個難忘的童年,特地在校園水溝放進泥鰍與鱔魚,讓小朋友與老師們親手體驗抓泥鰍等「樂趣」,聲稱具有「寓教於樂」的意義。
早期農業社會,田邊溝渠泥鰍、鱔魚經常出沒,常常成為家中餐桌上的佳餚,這是還不富裕的農業社會「取之自然」的常態。但是時至今日,由於環境、河川的污染,泥鰍等早已逐漸消失,社會富裕、食物變化萬千,泥鰍也早就從餐桌上剔除。此時,「抓泥鰍」不再是「常態」,而是「特地」向魚販購買來舉辦的「娛樂都市人」活動。
如果抓泥鰍是在泥鰍生長的河川溪流,泥鰍還有躲避逃生的空間,人魚之間公平競爭搏鬥;而現在的抓泥鰍,是特地買來放在封起的「競技場」,泥鰍無處可躲、無處可逃,不是被活抓、就是被折磨得翻肚皮,最後所有泥鰍無一倖免於難。這不是公平的競賽,而是以強凌弱的「血腥暴力」。
這樣的活動教育孩子的,是對生命的苦難「麻木不仁」,甚至將自己的快樂建築在牠們的痛苦之上,如此,又怎能奢望這些「國家未來的主人翁」,能做好地球環境的守護者呢?我們要知道,生態環境被破壞、野生動物逐漸絕種,就是因為大多數人類心中,絲毫沒有存念這些「地球夥伴」的生存與生活,不把牠們當作「生命」來對待。
因此,我們應該給下一代正確的教育--尊重生命,從停止戲虐動物開始!
‧歷年虐待動物事件 81年全台灣省休閒娛樂業--挫魚、挫鴨、挫鴿 82年台南天后宮民俗活動--抓春雞 84年新象基金會--歐洲大馬戲團 85年12月6日小野柳海邊--擱淺鯨魚活活被上百人切割致死 宜蘭縣大塭養殖區觀光旅遊活動--捉泥鰍 大里市鰻魚發展基金會--捉鰻魚比賽 竹東大聖遊樂世界--飆豬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