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參訪寺院,應先至大殿禮佛畢,始進行相關事務及活動,以示對佛菩薩的尊重。
2. 見到住持,直接以「師父」稱呼,同時配合以問訊的動作。對外人則稱呼「○○師父」。見到其它法師,應稱「○○法師」或「法師」,若當日為第一次見面,則同時作問訊動作。
3. 凡於寺內用餐、禮佛、集會,入座時通常為男女眾分坐,即男眾坐一區(西單),女眾坐一區(東單),唯所指稱之東西單有時相反,但依各寺慣例。如與會男眾較少,則男眾宜儘量往前排坐,將後排座位留給女眾,避免造成座位閒置。
4. “入行堂”,是指協助上齋前的相關事宜,如洗切菜、烹煮、打菜等。”下行堂” ,是指協助齋畢後的相關事宜,如清潔、灑掃、桌椅歸位等。建議多踴躍發心協助,為自己培植福田。
5. 如預計於寺內用齋,應事先備妥環保餐具(或直接帶白鐵便當盒)、茶杯。用意為避免製造垃圾,及對寺內清修的僧寶造成影響。如:因義工人手不足,導致僧尼須撥空為造訪的居士收拾、清洗餐具,十分不妥。
6. 用餐時宜保持安靜,最好是禁語。食畢應配合寺方,將菜渣、廚餘、垃圾分類置於回收筒內;環保餐具,可於洗滌區當場洗滌乾淨。
7. 凡至寺內用齋、聽經,如能力許可,應當隨分隨力供養,以示對三寶聖尊的尊重。
8. 寺內物品,小至一張紙、一隻筆,都不可未經許可隨意使用、攜回。蓋其來源為十方善財,依佛經所述,竊盜三寶財物,將造下嚴重的罪業!
9. 法會或唸佛共修時,有穿著海青服者儘量往前坐,未著海青者往後方坐。以免服裝不一看來雜亂。遇有欠身拜佛者,則不宜由其前方經過。
10. 為環保故,目前寺院減少、或不燒香燭金紙已成趨勢。如必須燒,也請採用環保金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