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天中的修行步驟


 


第二節 用餐時的修行


一、供養三寶


二、供養本尊


三、供養根本上師



 


當我們要用餐之時,不管是早餐、午餐還是晚餐,皆必須將飲用的食物作供養,並依照三式長短供養文(擇一)念誦。


 


一、供養三寶



敦巴 喇美 桑潔 仁因波切(無上導師正覺寶),


究不巴 喇美 唐木卻 仁因波切(無上庇護正法寶),


真巴 喇美 根頓 仁因波切(無上引渡僧伽寶);


嘉不涅 棍秋克 速木拉 卻巴布林(稀有三寶皈依處,我以此食敬供養)。


 


佛陀是我們至高無上的導師,因為他教導我們解脫;佛法是至高無上的守護者,因為它能於此世界保護我們免於受苦,並能最終引導證悟究竟;僧伽是至高無上的引導,因為他能帶領我們於出離輪回的道路上不致迷失。


 


二、供養本尊(例如觀世音菩薩)



秋喔 涓吉 瑪癸 固多克嘎爾(尊者無瑕身白淨),


作克桑 傑吉 烏拉 建(圓滿彌陀頂上飾),


(指阿彌陀佛)


突克傑以 見吉 卓拉 息克(慈眼悲憫視眾生),


見熱 息克拉 卻巴 布林(觀音尊前我供養)。


 


三、供養根本上師



哦克明 卻吉 映吉 波昌涅(來自無上法界宮),


讀玉速木 桑傑 棍吉 哦喔尼(三世諸佛之體性)。


讓森木 卻固 恩速木 敦則巴(教示自心即法身),


雜滅 喇嘛 暇爾突 卻巴布林(根本上師尊前我供養)。


將我們所食之物作為供養,會累積無量的功德,也因如此,這些食物將是利益精神的泉源。


 


 


第三節 晚間的修行


一、觀音禪修


二、一天的總結


三、祈願往生極樂世界


四、供品之清理


五、就寢



 


一、觀音禪修



晚間於就寢前,於所設置的供桌前晏坐片刻,我們可依下列之程式,再簡短地修習一次四臂觀音禪修:


1、念誦皈依文


2、念誦六字大明咒百遍或更多。


3、晏坐入定。


4、回向。


 


二、一天的總結



接著我們必須對今天做一番反省及總結。


如果我們犯了錯事造了惡業,就要懺悔,自我譴責並希望:


“願我明日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如果我們做了善行積了善業,便把諸善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使其能早日解脫。


 


三、祈願往生極樂世界



我們接著做一段簡短的祈禱,願我們能往生極樂世界。


 


噯 瑪 霍


哦擦爾 桑傑 囊哇 他耶倘(無量光佛妙難倫),


耶速 秋喔 突克傑 千波倘(右尊大悲觀世音),


元突 森木巴 突千 託不南木拉(左為大力大勢至),


桑傑 強森木 巴克美 擴爾吉郭爾(環拱無量佛菩薩)。


喋吉 哦擦爾 巴克都 美巴宜(但有無量之妙樂),


喋哇 間諧 洽威 興康木帖爾(此即淨土極樂國)。


達克尼 迪涅 策培 秋爾瑪他克(願我命終隨即能),


皆哇 賢吉 琶爾瑪 卻巴如(不生他界為斷障),


(絕不往生他界)


帖如 皆涅 囊帖 暇爾通修克(生彼親晤彌陀面)。


帖給 達克格以 悶浪木 大不巴迪(我今如是發願已),


秋克究以 桑傑 強森木 湯木界吉(十方一切佛菩薩),


給克美 竹不巴爾 欽吉 拉不都梭爾(無礙圓成祈加持)。


大呀他 邊雜 知以呀 阿哇波達 那耶 梭哈


 


四、供品之清理



我們將早上供於杯中之水倒掉,並用淨布擦拭,再將供杯倒置。


接著如早上一般,我們做三次禮拜,並誦持咒語。


 


五、就寢



姿勢:


采獅子座入睡,側右脅而臥,右掌托頰,雙腿伸直,左手置於左腿上;這是佛陀涅槃時的臥相,以此姿勢入睡,利益是十分廣大的。


觀想:


一、觀想佛陀,喇嘛上師或本尊立於吾人之頂輪上,做如下之思惟:“明日,於幾時,我們將起床繼續修行。”隨後吾人以此虔敬之心入睡。


二、也可觀想喇嘛上師,(或是佛陀、或是本尊皆可)身體明亮發光,大小如拇趾一般,放光住於吾人心輪處,以此觀想入睡。(注九)


 


注一:我們會認為一刻鐘的時間可能無法滿足以下的修行念誦;實際上習慣之後,一刻鐘足夠有效地完成它。


注二:輪回:無法自主之因果迴圈;其意是在世間,諸有情於各種輕重痛苦之環境下,死而後生,生而後死,永無止境,而脫離輪回即解脫。


注三:這幾行並不需要念誦;它指出必需於一天的開始,給自己的心一股向善的推力。


注四:三寶是指:佛、法、僧。三根本是指:上師、本尊及護法。


注五:如來(梵文:Tathata)意為來去自如,了悟諸相之本質,不再為外相所欺騙。


薄伽梵:意為“出有壞”,謂出離憂苦;指具有六功德,壞滅四魔的佛世尊;而除魔意指戰勝內在的敵人。


注六:有各種形式的皈依文,行者可自行選誦。


注七:本尊(Yidam)是以覺醒的淨光示現,行者藉由灌頂、禪修及持咒來奠立他們之間的聯繫;如觀世音菩薩是一本尊,他以多種形式示現。


法(Dharma):法教。


僧伽(Sangha):分為兩種,一是所謂的聖僧(已成就之羅漢、菩薩等),另一是俗僧(包括未成就之聲聞、緣覺)。


勇父(Daka)、空行(Dakini)、護法(Dharmapala)三者合稱智尊,他們象徵開悟者的某些特色,分擔扮演護衛法教或信差的工作;類似于基督教的天使。


注八:此處所指的淨土是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淨土。


注九:心輪不是指肉體的心臟,而是精神於身中之所在處,它位於身體中軸線之中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i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