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頌 自受虧損


 


  他人出於嫉妒心,非理辱罵謗我等,


  虧損失敗我取受,願將勝利奉獻他。


 


  恰格瓦格西為求這一頌的後兩句,依止霞洛瓦上師六年之後,才得到了傳承。他一生依止修行,最後斷盡了我執及我所執。


  現在在座的人當中,尤其是剛到學院的居士們,一到學院就立即得了《修心八頌》的全部傳承,希望能夠珍惜!


  這一頌從字面上看很容易懂,然而內涵非常深廣奧秘。行者如果能一直認真精進地修持,必定能夠斷盡一切我執,達到極高的境界。


  頌詞中講,他人出於嫉妒、貪慾、嗔恚、愚昧以及粗心大意等一切不清淨的發心來非理辱罵,誹謗我等,等字句包括我的金剛上師、金剛道友以及父母親朋等人。誹謗分兩種,一是「非理誹謗」,二是「合理誹謗」。比如說,我本來戒律很清淨,但別人說我戒律不清淨:又比如,我本來沒有偷東西,而被人指責做了偷盜行為,這些都屬於『非理誹謗」。再比如,我本來不是外道,別人說我是外道…﹒如是等等。凡是不符合事實的誹謗是「非理誹謗」,符合事實的誹謗是「合理誹謗」。


  一般人對「合理誹謗」還稍微能夠承受,而對「非理誹謗」就簡直難以承受了。文革的時候我還很小,當時,有很多人被戴上了「四類份子」的帽子,聽說我的一位親戚一下戴了三頂帽子,我非常想看看他戴的什麼帽子。結果,在一次批鬥會上,看到他和一些人並排站在台上,我卻連一頂帽子都沒有看到……這也算是一種「非理誹謗」吧。


  一般人都把誹謗自己的人看成是自己最大的仇人。但,對於我們修學大乘法的人來稅,誹謗辱罵等恰似如意室一樣,是生功德的主藏,是迅速成佛的良機。布朵瓦格西曾稅:「別人誹謗你,是對你最大的恩惠。」我們應該觀察自己的相續中是否能生起這樣的心念。再深一層說,在修大乘的菩提道上,連自己的妻子兒女、自己的身體都要佈施給一切眾生,那麼,這點誹謗辱罵又算得了什麼呢?


  曾經有位大德,因為他人的嫉妒而入獄多年。他說:「該是我的業力」而甘受其報。再比如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米拉日巴尊者。晚年時,一位格西因為嫉妒將毒菜送給他吃,尊者觀一切如夢如幻,坦然服下…﹒這些都是大乘行者所應具有的珍貴品質,是將煩惱轉為道用的具體表現。


  遺憾的是,現在大多數的修行人我執太重,對待他人幾乎已經達到了寸步不讓的地步,這樣的修行豈不是「南轅北轍」嗎?又有一些人,外表閉關多年,出關後,稍遇違緣就大發嗔心,這樣,即使一輩子住山也沒有多大益處。薩迦班智達在《格言寶藏論》中說。惡人住林亦粗暴,正土住城亦溫柔,林中猛獸常發怒,市裡良馬亦馴順。」學佛者應該具足善良的人格,在此基礎上.進行修行,才能有所成就。


  藏族有句諺語的意思是說,在平時,肚子吃得飽飽的曬著太陽,一切順緣都具足的時候,大家都沒有什麼煩惱,像個好修行人。而一旦缺食少穿,打雷下雨,遇到一些違緣的時候,他們的修行就無影無蹤了,這種情況在修行人當中經常出現。要對治這樣的違緣,應該常常觀清淨心,觀一切都如夢如幻,觀一切眾生都具有如來的本性。現在,因受業力的支配來傷害我,確實是不得已,如同病人本不願意生病,但不得已生病一樣。所以,我應該對他們生起大悲憐憫之心。心中一想開,就比較容易忍受別人的傷害了。接著再觀想一切顯現都可以用來轉為道用,增上自己的修證功德,進而對眾生生起感恩報恩之心。


  世人常說:「吃小虧佔大便宜」,「失敗是成功之母」。從世間人的角度看來,我們可以在吃虧失敗的過程中總結出經驗教訓,以便在將來得到更大的利益和勝利。從佛法的角度來看,為了究竟成佛。首先要將一切安樂送給他人,這樣才可以得到最大的佛果。法王如意寶在「勝利道歌天鼓妙音」中說:「究竟雖欲自利者,暫時利他乃竅訣。」因此,我們應該毫不猶豫地承擔他人的一切過失、虧損及痛苦,而將福德、安樂、勝利奉獻給他人。


  這個竅訣非常甚深,本想多講一些,但是很慚愧,我自己沒有這樣的修持,只是稍稍有些體會和經驗,依靠這個,我再給你們稍講一點。比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經常看他人的過失,久而久之,就會覺得世界上沒有一個善良的人。而經常看他人的功德,常常思維他人對自己的恩德,習慣了,就會對人人都生起感恩之心。如同有眼病的人見到雪山是黃色,而沒有眼病的人看雪山卻是白色,如是一切都是自心所產生。了知這個以後,我們就應該把它融入到修行當中去。爐霍縣多芒寺中有一位那西堪布,他看任何人都是好人,從來不看他人的缺點。即便是看到了,他都說「不能說他人的過失,這也許是佛菩薩的度生方便,有不共同的密意。」所以,他從來不與他人爭辨是非。


  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修道中的高處就是前面所講大德們的行為,這一點與世間恰恰相反。應將世間所有的痛苦、虧損、失敗歸於自己,將一切勝利、安樂奉獻給他人。而不能開始像菩薩,中間是凡夫,最後成魔王,我執膨脹,墮入惡趣。


  這個竅訣詞句簡單,意義深奧。為了使大家加深理解,我加了一些教證和公案。真正要圓滿修持《修心八頌》。只有一地或八地以上的菩薩才行。不過,我們可以作相似的修持,依照這個竅訣,上師的加持,在心地上多下功夫,漸漸就能趣入這樣的境界。


 


 


 


  第六頌 視害為師


 


  吾昔饒益助某人,且曾深心寄厚望,


  彼雖非理妄加害,願視彼為善知識。


 


  《修心八頌》對修學顯密教法都有很大利益。因幾位弟子的祈請,這次講了這部論典,我非常感謝他們。相信這部法會對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今後的修行、做人方面都有一定的幫助。


  如果修行和做人不能相應,哪怕是在山上閉關多年,「修行很好」,但下山之後還是不能與人相處,遇到違緣,自己沒有辦法遣除。這樣做,一方面使他人對佛法不起信心,另一方面也容易使自己一再遭受挫折而退失修道之心。我們在座的人中不敢說沒有菩薩但差不多都顯現的是凡夫形相,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娑婆世界裡是非常可憐的。在學院裡,你們中的大多數人都信仰三寶和因果,所以要比一般人好得多。而回到大城市裡,你周圍的人都不知因果取捨,不信仰三寶。在這種惡劣環境中,你們一定要牢記此中所講的竅訣,一遇到煩惱之時,就立刻用竅訣去把自己的煩惱調伏,猶如戰場上的勇士,一遇到敵人就會迅速抽出武器來把敵人消滅掉一樣。


  以前噶當派的大德們,尤其重視第五頌的後兩句。我們如果把這兩句抄下來貼在家裡明顯的地方,時常警策自己,相信會對自己的修行有所幫助。


  過去我在讀師範學院時,很喜歡將與自己相應的格言、警句貼在自己宿舍的牆上,在出門或在吃飯之前都先看一看,結果對自己的道德修養、完善人格都起了一些幫助作用。比如「不因稱讚而高興,不因辱罵而悲傷,善持自之功德者,此乃正士之法相」等等,經常看這些,才知道自己做人很差。


  我們如果僅僅只懂一點道理,相似而行,或者甚至連道理也不懂,每天只念心咒、觀明點、辦個皈依證,就自以為是個佛教徒了,我們的這種行為對自己的相續不可能有真實的利益。從噶當派大德的傳記中,我們看到他們的心是如何的善良,行為是如何的清淨。相反,我們看看自己又是怎樣的呢?希望大家多看看他們的傳記,以增加自己修法的信心,精進努力,使自己走到修心的軌道上來。


  修行好的人,對整個社會都有利。所以,如果佛教教育深入每個人的心中,那麼,整個國家的社會道德都會隨之而提高。目前,很多學佛的人還沒有這樣的能力,但希望在以後有能力的時候,能將整個社會的道德、做人的標準扭轉到佛法上來,使人們盡量不造惡業,多做善事,懂得取捨因果等。因此,修學佛法對社會文明和世界和平都有重大深遠的意義。


  現在開始講第六頌。以前,自己對他人無論在人力、財力、或者在修學佛法上都給予過種種幫助,心中對此人寄予厚望,願他不負所望。但是,他不知報恩,反而以種種不應理的方式加害於我,正如麥彭仁波切在《釋迦佛傳記》中講的,佛陀在因地修安忍度時,曾冒著生命危險救了他人,此人不但不知報恩,反而傷害他一樣。現在社會上的這種事情隨處可見,對此,我們應該抱著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這些人呢?應該把這些人看成是善知識,觀成與自己的金剛上師無二無別,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是很難做到的。雖然這樣,我們也應該觀修安忍,盡量地去實行,這時如果生起嗔恨心,那就是假修行!


  將傷害自己的人觀成與自己的上師一樣,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很難做到的。不過在幾年前,我從印度請回的一尊文殊菩薩像,不幸被一個熟悉我的人偷偷拿走了。本來我從小就對文殊菩薩有極大的信心,從印度回來經過香港海關時也費了好大的周折,準備好好的供養,把它做我的皈依境。這尊佛像具有無比的加持力,如果有人哪怕出幾百萬我也不會賣—-自己對文殊菩薩太執著了。後來管家知道了這件事,問我要不要調查,或者請公安局幫忙。我大致知道偷者是誰,因此,如請公安局幫忙的話,找回佛像也並不算難。不過我當時想:如果追究起來,那就誰都會知道偷佛像的人是誰了。本來佛像是用來利益眾生的,如果因此使這個小偷煩惱了,就不如悄悄送給他算了,何況這也是我修安忍的最好機會。於是我謝絕了管家們的好意,這件事就此了結了。


  如果在無緣無故受到別人傷害時,自己不但不嗔恨,反而對他生起大悲心,並把自己的一切善根都回向給他,將他觀為善知識,那才是真正的修行人。如果人家拿了你的東西,你就恨得咬牙切齒,大發雷霆,那就不是真修行人,也就離菩薩道越來越遠了。


  如今,我們遇上違緣的時候很多,應該好好把握住每一個修安忍的機會。《佛子行三十七頌》中說:「吾以如子護養人,彼若視我如冤仇,猶如母對重病兒,倍悲愍是佛子行。」這是我們所應具足的最基本的修行態度。


 


 


 


  第七頌 暗取他苦


 


  無論直接與間接,願獻利樂於慈母,


  如母有情諸苦患,我願暗中自取受。


 


  這一頌講了菩提道中最殊勝的竅訣。無論是顯宗還是密宗,凡是大乘學人都要修持這個竅決,如果做不到這點,就不要說自己是大乘修行人了。


  《釋迦佛傳﹒白蓮花論》中講了釋迦佛如何在千百劫中捨棄我執,饒益眾生的事業。我們也應該追隨佛陀的足跡,這一點是應該認真加以思考的。


  朗日塘巴尊者的《修心八項》內容上簡單易懂,而真正行持起來的確是難上難。現在我們已經得到了這個竅決,以後就要在日常生活中盡量去運用。特別是新來的居士,昨天我說要傳你們一個殊勝的竅訣,就是這個《修心八頌》裡的第七、第八兩頌。如果這個竅訣修不起來,那我不管怎樣傳大圓滿,你們無論怎樣修大圓滿,都將成為徒勞之舉,毫無意義。所以,你們一定要對這個法生起信心,修習菩提心行中自他交換的竅訣。


  學大乘者,應該在修學菩提心的基礎上多祈禱上師,多祈禱法王如意寶,但對我不要祈禱。雖然,以種種因緣,法王如意寶為我作了一個請求住世的祈禱文,但我是凡夫,沒有什麼加持力。如果只在心裡對我恭敬也是應理的,不論從世間從出世間法上講都是如此。因為十多年來,法王如意寶的所有密法、灌頂、傳承幾乎都是我為你們翻譯傳授的。但是,如果對我祈禱,我就承受不起了。你們當中有不少高僧大德和大菩薩,菩薩對凡夫祈禱是從古到今都沒有過的現象。所以,請每天多對法王如意寶祈禱,自然而然,上師的加持就會融入自己的心間。這樣,無論顯密的法要都能通達,諸法的一切顯現都有能力轉為道用,使自然覺性呈現於心中。如果沒有上師的加持而又想證悟本來覺性,這是不可能的。


  法王如意寶在傳授《文殊大圓滿》時說:「你們在文殊菩薩和根本上師無二無別中祈禱,就一定能證悟大圓滿。」


  這個修法的殊勝,在於將自己的安樂和他人的痛苦進行交換。這裡的自他交換與第五項的交換略有不同。第五頌是講菩提心裡的自他交換,這裡是四無量心中的自他交換法要。四無量心是菩提心的基礎,我們如果打好這個基礎,其他的法要就容易修起來了。


  《佛子行三十七頌》中說:「無始以來慈我者,諸母若苦我何樂,是故為度諸有情,發菩提心佛子行。」無始來的有情都做過我的母親,在當我母親的時候是那樣慈悲地對待我,和這一世的母親一樣,寧可自己挨餓,也要讓孩子吃飽。孩子生病了,母親茶飯不思,甚至如果可能的話,她情願用自己的生命換來孩子的病癒。不僅人道的母親是這樣,在傍生中,連老虎獅子這樣凶猛的野獸對自己的兒女也是滿懷慈愛的。《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引導文》中,對此有詳細論述。


  既然每一個眾生都做過我的父母,他們現在仍然沉溺在輪迴當中,甚至在地獄中被極難忍受的痛苦所逼迫,而作為兒女的我們,只求個人的安樂,像小乘人那樣只求自己的解脫,於心何忍?這樣的修行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我們應當以最猛厲的大悲心來將我所有的安樂,無論是直接還是間接的安樂,一點不保留地奉獻給一切慈母。如果我們現在不具足這樣的能力,那就要發願將自己的所有安樂都回向給無始以來的母親--一切眾生。並發願盡我的一切力量來饒益他們,這是一種間接奉獻。什麼是直接奉獻呢?我覺得放生就是直接饒益眾生,這在《放生功德甘露妙雨》一文中已經做了論述。現在《放生功德甘露妙雨》在全國各地乃至在世界上的影響極不可思議,使無數即將被屠殺的有情從屠刀下解救了出來。在這個時期出現了很多瑞相。我想這篇文章有可能是諸佛菩薩以無盡的大悲智力所幻化出來的度生方便--一本小小的冊子已經解救了無量眾生的生命。


  現在是真正已經到以放生度化眾生的時代了。因此,我們每個人不僅自己應該去放生,更應該勸他人也多做放生。出家人中,有人經常幾億幾億的放生,他們的功德確實不可思議,未來的果報也是不可思議的。放生和做其他的善法不同,做其它的善法,若發心不清淨則果報極小。但放生卻不同了,雖然以不清淨心,甚至以邪見來放生,這種果報也是不虛的。關於這一點,有許多教證可以說明,大家可以參考《放生功德甘露妙雨》。放生是直接饒益有情,我們學院每一年都在放生,願能夠一年比一年放得多。


  我們無始以來的母親,正在三界輪迴中遭受無量的痛苦,我願以隱藏的方式暗暗地承受他們的一切痛苦,並默默地把自己的一切安樂都供獻給他們。法王如意寶說如果能直接將安樂給他人,是最好的。如果做不到的話,就要發願將自己的所有安樂供獻給眾生,而一切眾生的所有痛苦讓我一人來承受。這樣逐漸修持,達到一定的時候,自己就能直接承受眾生痛苦,直接賜予眾生安樂了。


 


 


 


  第八頌 諸法如幻


 


  願此一切我所行,不為八法念垢染,


  以知諸法如幻智,無執離縛而解脫。


 


  這是六度中智慧度的修法,願過去、現在和未來中我的一切所作所為,都不被世間八法、名聞利養所垢染。如果我們的心被世間八法染污了,雖然修了善法,它的果報也不殊勝。反之,遠離世間八法的善報才是大乘般若所攝的善法。


  世人對世間八法不願遠離,所以就得不到真正究竟的智慧,也就不可能得到究竟的解脫了。我們這裡的很多修行人默默無聞的聞思修行,勤勤懇懇地為三寶做事情,不為名聞,不求利養,說明他們已經知道了世間八法的危害,而在開始遠離它們。又有些人生來喜歡榮譽,宣傳自我,說明他的修行還差得很遠,需要進一步認識世間八法的危害,調正目標,加倍精進才是!


  從前有位噶當派的大德,一次有施主準備來看他,於是他打掃經堂,裝飾佛像,但當他觀察自己的發心不清淨時,立刻將爐灰撒在了供品上。後來,哲巴仁波切感歎地說撒這把灰的功德太大了……因為他已經摧毀了對世間八法的耽著,更因為他已經見到了一切諸法如夢如幻,一切諸法沒有實有的自性存在。


  如果以《佛子行三十七頌》的竅訣來說,就是「會遇悅意之境時,當視猶如夏時虹,雖然美妙然無實,斷除貪執佛子行。」及「諸苦猶如夢失子,實執幻相極勞累,是故會遇違緣時,視為幻境佛子行。」當我們生起貪嗔等煩惱時,要直接地觀察煩惱的本性,才不會被外表的現相所迷惑,沒有束縛而解脫。


  這一頌是從最高的角度來談修行,在無上大圓滿《虛幻休息》中所講的就是這個內容。如果知道諸法如夢如幻的道理,我們得到這個人身,也就算有意義了。


 


 


  五、回向善根


  這八個頌詞對於不以修行為主的人,或者是剛剛開始初學者來說,好像非常簡單。然而,對真正的修行人來說,僅僅修持其中一頌也有很大的意義,甚至終生只修持一頌或半偈也能夠成就。如果不修行,那麼,雖然已經通達了所有佛法中的八萬四千法門,三藏十二部經等,也不會對自相續有什麼利益。


  在我們這個經堂裡,有種種不同的根基。有些人聽了《修心八頌》以後,得到了很大利益,有些人僅僅得到了一個傳承,還有些人覺得無所謂……現在,我們得到了寶貴人身,又遇到了這樣甚深微妙的法要,所以,你們要依靠這個《修心八頌》好好地修行。最後,將講聞《修心八頌》的所有善根都回向給一切眾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i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